淺談葡萄酒的保存期限
-
Category: 品酒常識
-
點擊數: 76118
對於酒的概念,人們腦海中的印象如俗語云「酒是醇的香」。
葡萄成熟後,在經過採摘、搾汁、生產加工、橡木桶的醇化等一系列釀酒流程後,葡萄酒會得到釀酒師賦予的提升,就好比人類進入到學生時代。然後裝瓶,這時候葡萄酒會進入休眠期,須要有個合適的儲藏環境。經過陳年後,葡萄酒的品質得到第二次的提升,這好比人類從學校走向社會的成熟過程。經歷過陳年後進入成熟期的葡萄酒,其優秀的品質會持續釋放一段時間,這是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所以世界上的大部分紅葡萄酒,會在裝瓶之後的2-3年間被人們喝掉。
在現行的世界範圍內,人們普遍把葡萄酒分成兩個世界,即新世界和舊世界。新世界主要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智利和阿根廷等發展葡萄酒釀造行業才兩三百年的國家。這些地區由於氣候潮濕、陽光充足以及獨特的土壤特性,導致其出產的葡萄酒具有新鮮的果味和較高的糖分,所以不適合長期存放。存放時間過長則會造成果味流失,它的出眾之處就會消失殆盡,所以新世界的葡萄酒一般適合在五年內飲用。
而舊世界則是指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有著數千年葡萄酒釀造歷史的國家。因其葡萄園種植的葡萄樹樹齡偏大,加上其適宜種植葡萄的土壤特性,釀造出來的葡萄酒丹寧充足,使其先天就具有耐藏的特性,加上浪漫主義情懷的演繹,這些國家所出產的葡萄酒往往被賦予了更多的貴族文化和浪漫情調,如法國的波爾多紅葡萄酒因其稀缺性和耐藏性,還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
可是為什麼現在大多數人們都認為葡萄酒的貯藏年份越久越好呢?這裡面其實包含了兩個錯誤的理解與認知,一個是對「年份」的錯誤理解,另一個來自於人們的慣性思維的錯誤認識。
現在葡萄酒行業的生產商家幾乎都刻意強調自己的紅酒擁有悠久的歷史,他們把年份放到一個突出的位置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但是很多消費者並不真正的瞭解「年份」一詞對於葡萄酒的價值。「年份」——在葡萄酒領域內有著特殊的意義,它的主要作用是記錄用來釀酒的葡萄採摘後加工的時間。之所以記錄葡萄的年份,是因為即使同一產區、不同年份的葡萄會因為當年的天氣狀況、風沙土壤等自然因素,產生相差很大的葡萄品質。所以評判年份好壞的標準與時間長短並不相關,而是與一系列的自然指標相連,如降雨量、日照時間等。正如,2000年份就是葡萄酒一個極佳的年份,在酒評家Robert Parker的評分裡獲得極高的分數,這個年份的拉菲甚至比1991年份的拉菲還要昂貴。
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人們慣性思維的錯誤認知。人們總是認為時間可以檢驗一切,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往往就是好東西。其實這種認識忽略了葡萄酒這種產品的特性。由於中國人生產的白酒一向是越久越醇香,所以讓普通的消費大眾對葡萄酒的認知產生偏差,誤認為葡萄酒和白酒一樣,放置的時間越久越好。其實單以年份的長短來判斷葡萄酒的好壞是不成立的,其影響葡萄酒酒質的因素除了天氣、土壤等先天條件外,還包括釀酒師的技術和釀酒工藝的精準程度。因此,葡萄酒並非越久越好,而是來自天時、地利與人和。
下面附一份法國主要產區葡萄酒的最佳飲用年限列表:
產區 | 最佳飲用年限 |
普通的波爾多紅、白葡萄酒 | 2~10年 |
標識為Grand Vin的波爾多高等級葡萄酒 | 4~20年(有些可以保存百年以上) |
勃艮第白葡萄酒 | 2~6年 |
寶祖利紅葡萄酒 | 3個月~3年 |
普通的羅納河谷紅葡萄酒 | 1~4年 |
高等級的羅納河谷紅葡萄酒 | 4~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