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au Lafite-Rothschild (拉菲酒莊)地理位置
拉菲酒莊(全名: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法文: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位於法國 Medoc(梅多克)地區,佔地達178公頃(其中葡萄園區佔地103公頃)。該釀酒莊園位於 Pauillac (波亞克),並冠以該原產地命名控制(Appellation de Pauillac controlee,AOC)。其名 Lafite 取名自「la hite」,是中世紀南法方言,是小山丘的意思。
酒莊歷史
根據史料上對法國拉菲的記錄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這一時期的法國,修道院遍佈大小村鎮,位於法國 Bordeaux Pauillac(波爾多菩依樂村)北部的 the Vertheuil Monastery (維爾得耶修道院)正是今天的法國拉菲莊園的所在地。法國拉菲莊園從14世紀起屬於中世紀領主的財產,是由一名姓 Lafite(拉菲)的貴族於1354年創園,在加斯科尼方言(Gascon,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區舊稱加斯科尼省)中「la fite」意為「小山丘」,「拉菲」因而得名。當時已經有人在這裡種植葡萄樹了,但真正形成規模和名氣,應該是在17世紀 Segur (西格家族)的到來才真正發展起來。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拉菲才發展成為偉大的葡萄種植園。
1675年,拉菲由當時世界的酒業一號人物 J. D. Segur 公爵購得。他的兒子 Alexandre (亞歷山大)於1695年繼承了莊園,並與鄰近另一所著名莊園法國拉圖莊園的女繼承人聯姻,取得拉圖莊園的掌管權。婚後育有一子,即為後來著名的 Nicolas-Alexandre de Segur(尼古拉-亞歷山大-西格)。這正是拉菲與拉圖這兩大波爾多莊園共同書寫歷史的最初篇章。
傳至尼古拉-亞歷山大時,西格家族進一步擁有了拉圖堡。1718年,又買下木桐堡以及 Chateau Calon-Segur(卡龍-西格)。至此,西格家族同時擁有拉菲堡、拉圖堡、木桐堡以及卡龍-西谷堡,聲勢可謂如日中天。一時之間,西格家族的葡萄酒成為法國宮廷宴會的「座上賓」。法王路易十四曾說西格家族可能是法國最富有的家族。
在十七世紀,法國基本上是 Burgundy(勃艮地)酒的天下。而當時上流社會的著名「交際花」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迪夫人卻對拉菲情有獨鍾。令拉菲一度成為法國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品。
為了鞏固這最初的成功並錘煉釀酒技藝,特別是提升頂級酒在國外市場以及凡爾賽宮內的聲望,從1716年起, Nicolas Alexandre de Segur 侯爵全力投入這一宏偉計劃。在當時法國首相 Marechal de Richelieu 的支持下,尼古拉從路易十五處獲得「葡萄酒王子」的封號,法國拉菲莊園葡萄酒從此榮升為「國王之酒」,整個凡爾賽宮從此只討論拉菲,令拉菲往往成為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物。而在1730-1733年間,英國首相 Robert Walpole(羅伯特·沃波爾)每三個月就要購買一桶拉菲莊園酒。
但是,如同多數富豪家族一樣,總有不肖子孫出現。 1755年當西格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尼古拉去世後,留下偌大的財產分由4個女兒繼承。拉菲堡由長女繼承,長女再交予長子尼古拉-馬利-亞歷山大伯爵。這位大少爺不善理財,家財迅速花費殆盡。為了逃債,他只能逃往荷蘭。1784年拉菲酒莊被拍賣。之後拉菲堡經歷了走馬燈般的易主,拉菲產權進入了一段較為混亂的歷史時期。但值得慶幸的是拉菲酒的品質依舊不為人們失望。直至1868年 Baron James de Rothschild(詹姆斯‧德‧羅斯柴爾德男爵)在公開拍賣會上以天價四百四十萬法郎中標購得。但可惜的是,3個月後男爵不幸去世,拉菲堡由其三個兒子 Alphonse(阿爾方索)、Gustave(古斯塔夫)與 Edmond(埃德蒙)共同繼承,當時酒莊面積74公頃。
酒莊特點:
比起 Mouton Rothschild(木桐‧羅斯柴爾德)酒莊的開放與商業,低調封閉的拉菲堡像是一座與世隔絕的村莊,帶著神秘的氣氛;雖莊主在外地投資酒莊,也經常有世界各地的訪客前來參觀,但是拉菲堡不僅是家老式的資產階級產業,而且更像是個古老的封建帝國。
嚴肅高雅的貴族身段
法國拉菲莊的葡萄酒也是這樣的風格:很高雅,很貴族氣,即使帶著一點溫柔也顯得嚴肅謹慎,不帶太多感情,總是保留著一點距離;像是抬著頭,挺直了背,很難親近的樣子,需要等到酒成熟了以後才能感到她的精彩。不同於木桐的熟果與熏烤香,拉菲的招牌是鉛筆芯、礦石與雪松。
廣達100公頃的葡萄園主要位在村北的台地上,和聖‧埃斯台夫村只隔著一條小溪谷,甚至有3公頃拉菲的葡萄園是位於聖‧埃斯台夫村裡。這邊的礫石層非常深,而且顆粒也相當粗大,無疑是全梅多克最好的地段;另外,在木桐‧羅斯柴爾德酒莊西面的「卡律阿德斯」也有大片的葡萄園。
現在種植的葡萄包括71%的 Carbenet Sauvignon(赤霞珠),20%的 Merlot(梅洛),7%的 Cabernet Franc(品麗珠)以及2%的 Petit Verdot(小維鐸)。雖然在梅多克最頂級的酒莊中,拉菲的赤霞珠種植比例稍微低一點,但是實際添加的比例卻相當高。梅洛葡萄很少躲過10%,在1994年甚至採用了100%的赤霞珠。
簡單的傳統釀造方式
現在拉菲酒莊還是採用木造的酒槽釀酒,通常是一星期的發酵加上兩星期的泡皮,釀造方法相當簡單,是傳統的波爾多釀法。釀造完成的葡萄酒放入全新的橡木桶,在裡卡多‧博菲爾設計的圓形地下酒窖內進行一年半到兩年的培養。特別地精選葡萄酒是拉菲酒莊進入九十年代之後用來提高品質的主要方法。無論年份好壞,每年僅有三分之一以內的酒得以選為拉菲正牌,其餘釀成二軍酒」卡律阿德斯」。拉菲從1874年就開始生產二軍酒,是波爾多最早推出二軍酒的酒莊之一。
在波亞克村裡,有許多酒莊可以釀出比拉菲‧羅斯柴爾德更濃的酒,但是如果要論均衡感與架構的嚴謹則非拉菲莫屬。特別是拉菲如絲般緊密的單寧質感,不僅顯出酒的細緻風格,也築起酒中堅固的基石;雖然口感並不特別澀,但耐久的潛力卻不輸另一家頂級酒莊拉圖古堡。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小檔案
產地:法國波爾多梅多克菩依樂
擁有者/管理人:Barons de Rothschild, Lafite(羅斯柴爾德男爵)
等級:1855年梅多克一級列級酒莊
所在區域:法國菩依樂(左岸)
土壤:碎石及沙石為主
葡萄品種:71%~95% Cabernet Sauvignon 、5%~20% Merlot、7% Cabernet Franc 和 Petit Verdot
葡萄園面積:99hm2
種植密度:7500株/hm2
平均產量:4800L/hm2
平均樹齡:45年
所用新木桶比例:100%
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
年產量:正酒約210000瓶,副牌酒約280000瓶
釀造方法:在不銹鋼的大桶中發酵、浸皮18~24天。然後在全新橡木桶中成熟16~20個月。澄清,無過濾。
近年優秀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3、2004、2005、2006
儲存潛力:10~50年
香港市場2010年3月參考價格(750ml):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正牌:
1996年份,10000-11000港幣/瓶;
2003年份,9000-10000港幣/瓶;
2005年份,8500-9500港幣/瓶;
2006年份,4500-5500港幣/瓶。
Carruades de Lafite 副牌:
2003年份,2500-3000港幣/瓶;
2005年份,2750-3000港幣/瓶;
2006年份,2500-2750港幣/瓶。
|
新聞來源:聚酒薈 作者:秩名 點擊: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