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au d'Issan Cantenac 迪仙酒莊
-
Category: 1855梅多克列級酒莊
-
點擊數: 7318
17世紀中期,奧邦酒莊經過聯姻方式歸入Pierre d’Essenault皮埃爾•迪艾森諾特的名下。皮埃爾•迪艾森諾特將酒莊拆建重修後,在酒莊的周圍修築護城河。1760年,當時的Castelnau斯特諾議員買下了奧邦酒莊,並於1776年被Castelnau卡斯特諾家族和Candale康帝家族收購後分成兩部分,城堡歸康帝家族所有,並被更名為“Chateau de Candale康帝莊園”。後來再次更名為“Chateau d'Issan Cantenac 迪仙酒莊”,迪仙酒莊是最早建成的列級名莊之一。
1825年,Justin Duluc賈斯汀•杜魯克同時買下了迪仙酒莊的兩部分葡萄園。迪仙酒莊經過一段不斷易主的時期後,1855年,迪仙酒莊被Branchy布朗奇家族收購後獲得三級莊的稱譽。當年的名莊中只有拉菲古堡、拉圖酒莊、瑪歌酒莊、龍船酒莊和迪仙莊園擁有完整美麗的城堡,因此當時也只這五大酒莊用“Chateau”即城堡的字眼。19世紀後期,酒莊由於根瘤蚜蟲和黴菌的侵害,以及法國經濟大蕭條和二次世界大戰等因素影響每況愈下。
二戰結束後,來自著名克魯斯Cruse家族的以馬利·克魯斯Emmanuel Cruse夫婦買下了頹廢的迪仙酒莊。克魯斯家族從19世紀初就開始立足於波爾多,並於1819年由家族的創始人Hermann Cruse赫爾曼•克魯斯創立了“Cruse et fils Frere克魯斯子弟公司”。自那以後,家族的七代人一直掌管著公司,直到1979年被“法國名莊和Crus et Domaines de France葡萄園”接管為止。在1832年買下了Chateau Laujac洛捷莊園之後,他們又陸續購買了包括Pontet-canet龐特卡奈莊園、Rauzan-segla魯臣世家莊園以及迪仙酒莊在內的六個莊園。迪仙酒莊於1945年被已故的現任莊主的父親以馬利·克魯斯買下。當時莊園百廢待興,葡萄樹需重植,酒窖需重建,葡萄酒工作坊也必須進行現代化改造。以馬利成功地改造迪仙莊園,並使它成為了瑪歌區一顆閃耀的“明星”。直到50年後的今天,克魯斯家族仍然堅持不斷地提升、完善葡萄園的維護,引進最先進的釀酒技術。
葡萄園
迪仙酒莊擁有葡萄園52公頃,土壤由沙礫土與粘土構成,葡萄種植比例為65%赤霞珠,35%梅洛。葡萄樹平均樹齡35年。種植密度8,500株/公頃,平均單產4,500升/公頃。
釀酒工藝
果實都是手工採收,使用控溫不銹鋼大桶發酵。在放入橡木桶中陳年之前,要經過21天的浸皮;正牌酒迪仙莊園在每年更新率為50%的橡木桶中陳釀,副牌酒Blason d'Issan則在每年更新率為35%的橡木桶中陳釀。而另外兩種特釀則分別使用年更新率為30%的橡木桶。大部分的酒在裝瓶前都將陳年16-18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