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
-
Category: 1855梅多克列級酒莊
-
點擊數: 60302
分級:1855梅多克列級酒莊第一級
所屬產區: 波爾多/ 左岸/ 梅多克
主要葡萄品種:Cabernet Sauvignon 77%、 Merlot 12%、 Cabernet Franc 9%、 Petit Verdot 2%
面積:83.77公頃
平均樹齡:紅葡萄樹44年/白葡萄樹17年
歷史
木桐葡萄園的土地最早稱為 Motte,意為土坡,即 Mouton 的詞源。早在1311年前它成為了 Pons de Castillon 爵士的居所。15世紀初期,莊園被當作禮物送給了 Gloucester 公爵,也就是英國國王亨利五世的弟弟。百年戰爭的結束,莊園(及其餘的一些波爾多莊園)重新回到了法國的懷抱,而當時莊園為 Foix 家族所擁有。在接下來的數世紀中,莊園幾經易手,隨著1718年,被「葡萄王子」Nicolas-Alexandre de Segur 買下,莊園成為了龐大的 Segur 莊園 (同時擁有 Lafite,Latour 及 Calon-Segur 等莊園)中的一部分。
1720 年,Joseph de Brane 從 Segur 家族手中買下一小片葡萄園, 成立了自己的莊園。 此前,莊園中有一部分已經被賣給了Dominique Armailhacq,也就是 Chateau d'Armailhac 的莊主;他很快便將這片土地改名為 Mouton-Armailhacq(木桐-阿馬邑)莊園。Joseph 將莊園更名為“Brane-Mouton(布琅-木桐 )”,形成木桐莊園的一個開端。史料記載,到18世紀末,其葡萄酒已經開始與一些知名的葡萄園(如Pichon)有著同等的聲望。19世紀初的莊主是 Joseph 的孫子 Hector,1830 年他把莊園賣給了 Isaac Thuret,集中精力發展Chateau de Gorse(歌斯莊園即現今 Brane-Cantenac 的前身),Thuret 旗下的木桐莊園可謂一片慘淡。
1853 年,富有的銀行家 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 買下了木桐酒莊,並正式改名為 Chateau Mouton-Rothschild。購買酒莊後兩年,便是著名的 1855 年波爾多分級,木桐酒莊被列為二級葡萄園莊。但當時波爾多“葡萄園分級聯合會” 也認為木桐在二級中出類拔萃,所以特地列為二級頭名。 十五年後他的堂兄也買下了旁邊的拉菲莊,拉菲莊 Chateau Lafite-Rothschild 的姓氏 Rothschild 跟木桐酒莊一樣。但是在 1855 年波爾多酒的評級中木桐酒莊並沒有拉菲那麼幸運進入列級名莊第一級,它只排在第二級的第一名。為此他們家族要花上118 年的時間和努力才爭回了第一級的榮譽。
大家可能注意到在五大酒莊裡有2個 Rothschild, Lafite 和 Mouton, 也許有人會認為他們的擁有者是同一個人,其實不是這樣。 但是這兩個擁有者卻屬於同一個家族。這一點,大家可以從 Lafite 和 Mouton 酒的軟木塞上的標記就能夠看出來,都使用了5支箭的家族標誌。 Rothschild 原來是德國法蘭克福著名的銀行世家。 為了開拓海外業務, Rothschild 家族分成5系,除一支還留在法蘭克福以外,其他 4 支分別到倫敦、維也納、巴黎和那不勒斯。Lafite 就是屬於在巴黎的那一支系,而 Mouton 則屬於在倫敦的那一支系。
1921 時,年僅二十歲的 Baron Philippe Rothschild 走進莊園,木桐酒莊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一次世界大戰時,Barnon Philippe從巴黎跑到波爾多,並愛上了這片祖先留下的酒莊和葡萄酒。他說服了父親把酒莊交給他管理。1922年開始,他正式地成為了酒莊的主管經營人。
Baron Philippe的一生不單單為木桐酒莊,還為波爾多酒的發展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24 年,他第一個在波爾多提倡釀酒和裝瓶應全在酒莊內進行。他這一發明成為了現代所有優質莊園酒的生產標準。 因為他的遊說和努力才讓本來在波爾多建一大型石化工業的項目停止, 從而保護了波爾多的葡萄酒產業。Baron Philippe自1947年起從亡父處繼承了遺產, 正式成為木桐酒莊的擁有人。 Baron Philippe 曾立下誓言“Premier ne puis, second ne daigne, Mouton suis”(我不能第一,我不甘第二,我是木桐)。他花下重本提高酒的素質,他從不把自己的酒看作是第二級的酒。 所以他在每年對酒定價時,總是把價格和四大一級莊看齊,開出一樣的盤口。五十年的努力 終於在1973 年得到了最大的回報。法國政府終於把1855年官方對波爾多列級名莊的評級作了唯一一次,改動。把木桐酒莊從第二級升上了第一級。把原來歷史上的四大一級莊變成了五大,他們分別是:拉菲莊,拉圖莊,瑪歌莊,紅顏容莊和木桐酒莊。 Baron Philippe 當年說到,“Premier je suis,second je fus,Mouton ne change”(我現第一, 以往第二, 木桐已變)並將此句印在 Label 上。 此外,開發品牌酒,兼併法國酒莊,在美國建立合資酒莊,將他的葡萄酒事業從一個酒莊發展成擁有系列品牌的企業。
1988 年起,木桐酒莊由他女兒 Baroness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 接手,女承父業,她以男爵名字命名BPR 公司(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SA,簡稱 BPR)壯大為世界級葡萄酒企業。她出訪世界各地,積極宣傳葡萄酒的文化,推廣波爾多酒,介紹木桐酒莊和家族的系列酒產品,在木桐酒莊設立葡萄酒文化博物館供遊人參觀。還與智利最大的葡萄酒商 Concha y Toro 合資成立了 Almaviva,專門釀智利的高檔葡萄酒。
令木桐出名的還有藝術酒標。1924 年菲利普聘請立體派藝術家藝術家 Jean Carlu(讓·卡路)設計木桐的酒標。酒標採用大塊對比色為底,用粗曠的手法繪出菲利普男爵家族五支箭頭的族徽、木桐酒莊和木桐莊的象徵綿羊,這個酒標一直用到1944年。到1945 年由年輕的設計師Philippe Jullian(菲利普·朱力安)的設計,為了慶祝二戰盟軍的勝利,特以丘吉爾的習慣手勢 V 為圖案, 寓意為慶祝和平回歸。從此,木桐每年聘請藝術家為酒標創作。1946 年由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孫子 Jean Hugo 設計的,他曾為舞台設計給也為多部舞台劇設計戲服。他以聖經故事中大洪水的情節作概念,畫中鴿子含著樹枝飛翔寓意第一年和平的開始。
1959年畢加索完成了一副名 叫“巴卡那”的作品,也被稱作“酒神祭”。Mouton 曾一直想將此畫作為酒標使用,但是遭到了畢加索的拒絕。 1973 畢加索謝世後,1975年畢加索的女兒才同意將此畫贈與 Mouton,作為酒標。雖然這一年的酒並不理想(著名的品酒家 Robert Parker 才給了 65 分),但是在拍賣會上往 往能拍出天價。現在,畢加索的這幅真跡依然保存在穆頓博物館內。
葡萄園
木桐莊園與拉菲莊園距離只有一箭之遙,有著極為宏偉遼闊的葡萄園,位於通向 Gironde 河口的斜坡上一個坡度不大的碎石平原上,碎石厚度在某些地方可高達12 米。
木桐莊園擁有葡萄園面積9公頃,主要種植 Cabernet Sauvignon 78%、 Merlot 10%、 Cabernet Franc 10%、 Petit Verdot 2%,植株的平均年齡為45年,種植密度8,500 株/公頃。
木桐莊園的葡萄園在葡萄成長時要經過多次剪枝,最後在收成時每株葡萄只保留一個芽眼,以此來控制產量。葡萄用手工採摘,並進行第一次篩選,然後再將採摘的葡萄進行第二次篩選。80%的葡萄用手工去梗。年產大約 33000 箱酒,產量相對是比較高的。
葡萄酒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木桐莊園)(正牌):酒在橡木桶中發酵(木桐是梅多克區僅有的依然使用橡木發酵的幾個莊園中的一個),然後在新橡木中陳化。在橡木桶中發酵15-25天。在橡木桶中陳年15-22個月 (幾乎全都為新橡木桶,根據不同的年份來決定新橡木的比例)。年產量約為300,000 瓶。
Le Petit Mouton de Mouton Rothschild小木桐(副牌):使用傳統的方法讓葡萄酒在聞名的木桐大橡木桶中進行發酵且在橡木桶中進行陳釀。年產量不超過 1,000 箱。
Aile d’Argent木桐莊園白(波爾多白葡萄酒):依據年份和葡萄品種,葡萄要麼使用立式壓力機直接進行壓搾 (60%),要麼在壓搾和發酵之前進行帶皮泡軟(40%)。果漿液被冷卻到 8℃至 10℃且開始在 一個經常保持在 18℃以下的不銹鋼大桶裡緩慢地進行發酵。當發酵進行到一半,賽美容和長相思的果漿會被轉移到小橡木桶中(50%為新桶,50%為一年舊桶)。發酵繼續進行,且可能持續好幾個星期。然後開始熟化過程。保留酒泥以便對葡萄酒進行培養, 給予它圓滿、長度和複雜度。經過對不同的品種進行勾兌之後,葡萄酒會在收穫後的秋天進行裝瓶。年產量約為 10,000 瓶。
木桐酒的風格介於拉菲和拉圖之間,酒香十分獨特,具有典型的赤霞珠特徵,成熟的黑醋栗香、咖啡、烤木香氣,香氣熟美豐沛,尤其是咖啡香味濃烈。口感濃厚,層次複雜,單寧勁道。新酒熟美勁道,陳年後依然年青,豐厚醇美。
木桐莊園曾經在1993年開始釀造第二葡萄酒 Le Second Vin de Mouton Rothschild,1995 年的上市價格超過40 美金,可謂質高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