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傳統的中國白酒對於年輕一代,已顯得過於濃烈,餐桌上越來越多的出現了葡萄酒的身影。眼下葡萄酒大行其道,正是基於它養生和健康方面的功效。比如軟化血管,美容養顏,舒筋活血和助消化等,這已眾所周知的事實。 一般來說,西餐是一道道上的,主要就是頭盤、主菜、甜點等,相對來說配酒比較簡單。而中餐博大精深,菜系繁多,烹飪方法和食材更是複雜多變,早在春秋時的《論語· 鄉黨》就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說,中餐之複雜由此可見一斑。 對葡萄酒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會知道葡萄酒是遵循著“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的基本原則(當然這裡的白酒指的是白葡萄酒)。紅肉一般多指豬牛羊等家禽類動物,而白肉多指魚蝦海鮮等白肉類食物,或者有人也能說出幾個如“西拉配牛排、香檳配魚子醬”等經典搭配的例子,然而這只是一個基本的指導原則,其變化絕不會拘泥於此。有時也會顛覆傳統,用白酒配紅肉,或用紅酒來配白肉,但那只是很少的時候。 世間萬物變化再多也總有些規律可循,就如日月星辰,反之葡萄酒也同理。在以上基礎上再結合下面幾個原則,可以快速幫我們找出一些餐酒搭配的小竅門。 食物的味道有酸甜苦鹹,葡萄酒的味道有酸甜苦澀,這也取決於葡萄酒中的單寧含量。通常是把味道相符的食物和酒相匹配,就是說高酸的食物搭配高酸的酒,甜食配甜酒,苦味的食物配甜酒來互相綜合或提升彼此。紅酒中的單寧含量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因素,通常是避免單甯厚重的紅酒配魚蝦類,是由於單寧和脂肪會起反應讓口感變得有金屬味。 食物的原料和烹飪方法: 食材的主料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味道,此外還有配菜,配菜的味道有時也比較重要,當然還要考慮所用到的醬汁或醬料的濃淡。烹飪方法也是很重要的,簡單說,經煎炒炸的食物用油多,多數比較膩,此時建議搭配高酸度的白葡萄酒,用來消除油膩。而燜煮燉的食物用的醬料比較多,烹飪時間長,味道較濃,此時通常搭配厚重的紅葡萄酒。 食物和酒的質感(密度)相匹配: 這是另一條基本原則,即清淡的食物搭配清淡酒體的葡萄酒,厚重的食物搭配飽滿的葡萄酒,不能讓一個壓過另一個,就顯得不平衡。 食物和酒的香氣相匹配: 一些芳香類的葡萄酒如瓊瑤漿或穆斯卡特適合搭配有同樣香氣的食物(如水果拼盤或冷菜)。 油膩和鹹味的食物配高酸度的酒: 葡萄酒中的酸度可以平衡食物的油脂感,另外鹹味的食物通常搭配高酸度的酒也是同理。 厚重的肉類配單甯厚重的酒: 即所謂的紅酒配紅肉。這樣搭配是因為肉中的蛋白質可以減輕紅酒裡單寧的澀感,反正單寧又可以讓肉變得更有嚼頭。 食物的顏色之間互相匹配: 這是可以作為參考的一個因素。通常是白葡萄酒搭配綠色的蔬菜水果類,比如生菜、萵筍、檸檬草等。像長相思酒裡面的青草,柑橘類植物的香氣比較明顯,能達到視覺和味覺的完美搭配。紅色或黑色的蔬菜水果搭配同樣顏色的酒,以首先達到色彩的統一。 辛辣的食物搭配同樣香氣或甜酒: 辛辣食物通常避免和單寧重的紅酒搭配,因為單寧會讓菜變得更辣。而一般採用瓊瑤漿這個白葡萄酒品種來搭配,首先因為這款酒很芳香,有典型的荔枝,香料類的香氣,酸度也偏高,可以緩解辣味的感覺。另外就是用半甜或甜酒來配,可以減輕食物的辣味。 此外,還有個經常被人問到的難題:就是多數我們中餐是涼菜熱菜魚蝦海鮮豬牛羊肉一起招呼,這樣配酒就顯得很難了。其實這個也很好解決,葡萄圈中的一位前輩的回答是:可以很好的搭配。只要我們將幾道菜分開來上,比如魚蝦海鮮類的先上,搭配白葡萄酒;而豬牛羊肉類的後上,再搭配紅葡萄酒,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果然令很多人豁然開朗,這也和之前自己的答案有些不謀而合。 可見,中餐也是可以很好地搭配葡萄酒的。只要綜合以上原則,再經過不斷的嘗試或創新,相信我們都可以在餐酒搭配中找到更多的樂趣,更好地體驗快意人生! (責任編輯:Kelly) |
新聞來源:聚酒薈 作者:陌上花開 點擊:
次